校教字〔2023〕121号
校内各相关学院:
为传承发扬我校“厚基础、重实践、严要求”的教学传统,强化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升我校实践育人水平,切实加强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根据《bwin必赢登录入口app官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校教字〔2020〕117号)《关于做好202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校教字〔2023〕113号)的相关要求,我校推行“一生一策”的个性化指导,加强全过程管理,积极探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改革,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现结合学校实际,将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工作相关内容通知如下:
一、提前开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研究,推进本研贯通培养
(一)申请对象及条件
申请提前开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研究的学生可为大二、大三及五年制大四在读本科生,并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1.学生须作为负责人(或团队负责人)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或取得国家级A类学科竞赛一等奖及以上奖项;
2.学业成绩平均学分绩点(GPA)3.0及以上(应为本科培养方案要求开设的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以第一次考试成绩为准);
3.综合成绩排名要求:普通班学生综合排名须列本专业前25%;“卓越人才教育计划”所在专业的学生综合排名须列本专业前30%;“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和国家指定“双一流”建设学科牵头学院的学生不受综合排名限制(应为本科培养方案要求开设的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成绩排名以第一次考试成绩为准,重修、加分的成绩不参与排名计算。经教务处批准的缓考、补考成绩,按第一次考试成绩计算排名)。
(二)工作要求
1.学生选题、开题时间与2024届本科毕业生相同,结题答辩时间可根据实际进度由学生所在学院确定。
2.经指导教师和学生所在学院同意,可将学生研究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或国家级学科竞赛项目升级为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通过指导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深入开展研究、设计工作,取得新的更高水平的成果。
3.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鼓励开展团队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应以团队形式合作完成一个总课题,每名团队成员应独立完成其中一个子课题。
4.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结题答辩合格后,可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相关要求继续修读研究生相关课程,以便让学生更早、更加深入的参与学术研究活动,实现本科生多元路径培养和本研贯通培养。
二、推动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建立产学研协同合作育人机制
1.推动科教融汇,充分发挥校内外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将其转化为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的优势。鼓励各学院与国内外高校、高水平实验室等积极合作,聘请高水平教师,并将教师的科研项目转化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切实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2.推动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资源,推进企业导师队伍建设,推行企业导师聘用机制,实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校企双导师制。聘请企业中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业务人员担任企业导师,参与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负责学生的过程考核以及综合成绩评定。
3.深入推进“工科集群建设”,各工科集群建设相关学院须建立产教融合实践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库,各学院与企业联合,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实际问题有效结合,设立产教融合实践类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做到“真题真做”,切实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完成过程中加深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原则上要求各学院产教融合实践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比例≥10%。
三、其他要求
1.申请提前开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研究的学生须向所在学院提交申请(申请表详见附件),各学院须进行严格把关,并将审核通过的学生名单、申请表及相关佐证材料(电子版)上传“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网址:https://oep.jlu.edu.cn,在校外需要通过vpn访问,网址:https://vpn.jlu.edu.cn,登录后在页面上点击“开放性创新实验管理系统”链接。
2.各学院须进一步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管理,强化对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杜绝毕业论文或实践成果出现抄袭、剽窃、伪造、数据造假、人工智能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
3.各学院须选派本专业教师负责协同指导产教融合实践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掌握研究进度,监控论文质量。
4.选做产教融合实践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的学生,可申请在相关企业开展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学生须严格遵守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学生须每周以面谈、线上视频、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向校内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设计)进展情况。
5.各学院须加强对赴校外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学生的管理,明确要求,须为学生购买保险,须开展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安全、保密、纪律等方面的管理,确保学生在校外期间的人身安全及身心健康。
其它未尽事宜,请各学院随时与教务处实践教学科联系。
联系人:蔡印、赵波 联系电话:85166784
附件:bwin必赢登录入口app官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申请表
教 务 处
2023年11月21日